移液器是一种用于量取或转移少量液体的实验室仪器。量取或转移液体的体积通常为数毫升(mL)或数微升(μL)。其广泛应用于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药化学、常见自然科学领域实验、食品及化学品分析、食品安全检验及临床检查观察等各种实验过程中。
玻璃移液器具备出色的耐化学腐蚀性。玻璃制移液器支持干热灭菌,故部分类型可在清洗与灭菌处理后反复使用。聚苯乙烯等塑料制移液器基本上仅供一次性使用,因此易于在无清洁时间或未预灭菌处理时避免污染。移液器通常用于转移少量液体或测量、加样毫升级液体测量体积小于1毫升的液体时,微量移液器会更为准确、方便。
带锥形吸头的薄玻璃制移液器。部分巴斯德吸管由塑料制成。巴斯德吸管通常在使用后直接丢弃,以防止污染/交叉污染。其主要用途为单独处理溶液,如溶剂转移及加样。
与缓冲型吸管相同,巴斯德吸管一般会在吸管顶端连接橡皮球(洗耳球)作为抽气装置,以此吸液并排液。其适合转移无需精确测量的少量液体。
缓冲型吸管由玻璃或塑料制成。吸管主体的顶端附近设有一个膨大的球形缓冲区。该缓冲区可分散液体中的气泡,使发泡性液体测量变得更为安全。缓冲型吸管一般会在吸管顶端连接像皮球(洗耳球)作为抽气装置,以此吸液并排液。常见容量类型为2毫升及5毫升。
吸量管由玻璃或塑料制成,以标注于管身的刻度增量计算体积,能够相当准确地测量液体。过去,使用这种移液管时需用嘴直接含住顶端开口处,如使用吸管般吸液(口吸式移液),但该方式存在意外将液体吸入口中的潜在危险。如今,此类移液管一般与自动移液泵(电动移液器)或橡胶吸液装置(安全吸头)一同使用,特别是在处理存在潜在危险/危害的溶液及菌株液体时使用。
吸量管可根据长度及分度值分为以下几种设计种类。
胖肚吸管由玻璃制成,玻璃管中间膨大处仅标有一条刻度线。虽然其液体测量精度由于其他吸量管,但保证测量准确仍需一定技巧。过去,使用这种移液管时需用嘴直接含住顶端开口处。如今,其一般与自动移液泵(电动移液器)或橡胶吸液装置(安全吸头)一同使用,以确保安全。排液时,如仍有部分液体残留在吸头中,可用手加热膨大处,使其中空气膨胀,从而挤压出残留的液体。
微量移液器是一种可精确测量微升(μL)级液体的移液器,其多用于实验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分析。该种类移液器通过内置活塞的垂直运动,控制空气体积排量,进而实现吸液、排液。微量移液器主要将一次性塑料吸头作为液体接触部连接在移液器吸嘴上使用。其包含可在设置范围内自由调节移液量的可调型微量移液器及可事先设置移液量的定量型微量移液器。为确保微量移液器的准确性及重复使用性,需定期进行容量检查及养护。此外,为方便起见,量程为1毫升、5毫升及以上的移液器可称为大容量移液器。
主要特性
耐高温灭菌(121℃、20分钟)/耐紫外线/耐有机溶剂
此类移液器为特定用途设计,如环境荷尔蒙分析用玻璃吸头微量移液器及移液量可达50毫升的超大容量移液器。
我司可根据每位客户的需求生产定制移液器。此外,亦承接现有/库存移液器的定制。
客户定制品实例
双道移液器/四道移液器/特制简易移液器
很久以前,第一支用于液体采样的简易移液器——玻璃制巴斯德吸管诞生。如今,这种简易移液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领域的实验中。继刻度移液器之后,Heinrich Schnitger博士(德国马尔堡)于1957年获得首台微量移液器专利。其后,Eppendorf(艾本德)公司创始人Heinrich Netheler博士继承了这项专利,并于1961年开始了微量移液器的商业化生产。可调微量移液器是一项由多人相互影响造就的威斯康星州专利,其主要发明人包括沃伦·吉尔森和威斯康型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生物化学教授——亨利·拉迪。
我司是日本首家发布日本国产微量移液器的公司。微量移液器名为“JUSTOR”,于1975年进入日本市场。此后,我们不断展开全球范围内的设计、生产、销售日本的精密微量移液器。除微量移液器外,我司还生产、销售有毫升级微量移液器、特制可拆卸玻璃吸头移液器及客户定制OEM移液器。
Select a Region / Language
Asia-Pacific
Americas
Europe, Africa, Mid East